网络上很多关于汽车行业调查目的和汽车行业调查的题,大家的关注度都是很高的,小就让编为你整理一下知识吧。
【文/观察者网熊超然】当地时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不顾欧洲汽车行业的强烈反对,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抵消调查。中方对此表示高度关注和强烈不满。一周后,一位欧盟高级官员再次谈到了这个题。
当地时间9月19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罗什塞夫科维奇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采访时表示,欧盟距离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新关税“还很遥远”。他在解释声明时表示,“我们距离对中国汽车征收进口关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意味着这些调查必须公平、适当地进行。”
美国彭博社9月13日立即发表社论,称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攻击是“玩火自焚”,损害了欧洲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中国企业对欧洲的投资意愿。法国自认为拥有强硬资本,但如果中国反击,法国将有很多讨价还价的筹码。欧洲应该以最初的态度提高电动汽车的竞争力,而不是担心发起调查后遭到中国的报复。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Maroefovi接受CNBC采访视频截图
据CNBC报道,欧盟委员会表示,反补贴调查可能持续长达13个月。具体而言,临时措施必须最迟在九个月内实施,如果法律要求,最终措施必须在四个月内实施。
“与此同时,很明显,我们必须加倍努力,确保我们的汽车行业保持竞争力。我们一直为欧洲能够制造最安全、最清洁的汽车而感到自豪,”塞夫科维奇说。
据CNBC报道,今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份额增至8辆。欧洲官员相信,到2025年,这一比例可能达到15。欧洲官员还指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价格比欧盟制造的电动汽车价格低约20%。
在2035年禁止销售新型柴油车的最后期限到来之前,欧盟(EU)越来越担心电动汽车市场的状况。路透社9月17日发表文章称,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最近起草的一份报告草案中表示,到2030年,欧盟将严重依赖中国生产的锂电池和燃料电池。报告敦促欧盟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减少“过度依赖中国的风险”。
“我们正在与电池行业和汽车制造商进行大量合作,目前我们正在与欧洲汽车行业进行更密切的讨论,并组织各种行业圆桌会议,讨论他们的需求以及我们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塞夫科维奇说。他表示“通过推出更多电动汽车车型,我们不仅能够在欧洲而且能够在全市场展现实力。”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并在欧洲和其他市场掀起旋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地时间9月13日在欧洲议会的年度“英联邦演讲”中表示宣布将采取以下行动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了抵消调查,称这是保护自己免受受益于国家补贴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影响的一种方式。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当地时间9月13日发表欧盟年度“国情咨文”。图片=路透社
冯德莱恩当天宣称,“现在全市场上充斥着廉价的中国电动汽车,而该国的‘巨额补贴’人为压低了它们的价格,扭曲了我们的市场。”他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应展开调查。”他坚称,“欧洲对竞争持开放态度,而不是逐底竞争。”
事实上,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全扩张,欧盟成员国之间对于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起“贸易战”出现了分歧。
据此前报道,法国已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施压,要求其在其年度“联盟讲话”中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倾销调查。但这一提议遭到了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德国和欧盟行业官员的反对,大多数欧盟成员国也表示这一措施是自作自受,对欧洲汽车行业有害,造成他担心这可能会产生影响。中国的反击.
冯德莱恩9月13日(当地时间9月14日)宣布决定后,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汽车工业再次发出警告,称此举将“玩火自焚”。我们提醒欧盟奔驰、博世等德国企业也纷纷发声,“保护主义”和“关税战”的结果只是战败国。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也敦促欧盟谨慎行事,“在进行正式调查时考虑整体利益和中国的反应”。德国商会表示,欧洲面对和解决来自中国的竞争非常重要。
此外,《德国经济周刊》报道称,欧盟此举对欧盟消费者和德国汽车制造商不利,“法国在中国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德国《时代周报》直接指出,法国是欧盟这一决定的“始作俑者”,因为法国车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较低。业内消息人士称,冯德莱恩是“按照法国的命令”行事的。“巴黎不仅想与中国竞争,还想削弱德国奢侈品牌。”
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厂商首次亮相慕尼黑车展。(《纽约时报》图片)
9月13日,彭博社专栏作家、英国《金融时报》前主编克里斯布莱恩特表示,虽然中国电动汽车长期潜力巨大,但目前在欧洲的销量仍然不大,如果欧盟对中国采取行动,可能的后果我写道它可能会出现。反击。文章还称,“冯德莱恩关于全市场充斥着廉价中国电动汽车的说法”更缺乏说服力,并补充道,“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汽车制造商普遍避免以极低的价格在欧洲销售电动汽车。”“他指出。
文章最后警告说,欧洲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竞争力和技术能力上,而不是浪费时间调查中国的“补贴”。欧洲应该将中国企业的竞争视为提高电动汽车能力的催化剂,而不是吊桥。
9月14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领导人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创新调查记者时表示,中方对此非常关切、非常不满。中方认为,欧盟提出的调查措施实际上是为了以“公平竞争”为名保护本国产业,这是公然的保护主义行为,严重扰乱和扭曲全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包括欧盟。这将会发生。这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中欧汽车产业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同利益,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中方将密切关注欧盟保护主义倾向及后续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中国商务部回应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抵消调查。”9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社论会上强调,中方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该主义是欧盟计划采取的相关措施,不利于全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也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欧盟必须认真倾听行业需求,为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可预测的市场环境。
本文为观察者网专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汽车行业正在涌现哪些新商机?根据近期发布的《汽车2025》分析报告,对未来汽车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报告认为,未来十年汽车行业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意味着车辆、制造商和车主将与今天完全不同。技术是这一变化背后的驱动力,它将由四个主题塑造这些趋势将在未来继续创造新的商机。
环保
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将给汽车制造商带来来自公众和相关法规的更大压力,要求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2%来自交通运输业。据估计,从1999年到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175倍。
安全
减少事故一直是该行业的首要任务,随着人口的增长,更安全的公共交通变得更加重要。
全交通事故导致50万人死亡、700万人受伤。
可用的
随着基础资本的积累,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将会增加。这些新的消费群体需要更小、更实惠的型号。
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为3500万辆,印度为740万辆,全为12亿辆。
7大趋势即将到来的变化将导致7大趋势将主导未来十年。
趋势1,混合动力和电力驱动
对温室气体和污染的担忧正在改变我们在整个行业驾驶汽车的方式。有关燃油经济性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规正迫使汽车制造商转向生产更高效的发动机。到2025年,售出的十分之一的汽车将配备电动发动机。这比目前的不到五个数字有所增加。但到那时,大多数汽车将由混合动力发动机提供动力,并且仍然有95辆汽车至少部分由石油燃料提供动力。这要求汽车制造商生产更高效的内燃机,以满足新的使用标准。
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的发展将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效率,但当然也必须考虑到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日本政府将燃料电池汽车的目标价格定为220万日元。尽管日本市场的燃料电池汽车仍占全汽车消费市场的一小部分,但这些预计价格将为营销新能源汽车提供比较优势。
趋势2.轻量化
为了提高效率,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减轻车辆总重量。然而,更严格的安全标准通常需要使用更重的身体部位。随着一些企业开始研究铝、高强钢、碳纤维增强塑料等轻质高强材料,这一矛盾得到缓解。然而,这些都是昂贵的材料。特别是CFRP目前仅用于专业跑车的制造。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燃油效率的需求将增加对铝和高强度钢的需求。
趋势3.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曾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现在已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为更多人的出行提供便利。
行业内外公司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以推动这些变化。许多全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积极测试中,第一批商用半自动驾驶汽车预计将在一两年内上路。
与此同时,风险也并存。汽车制造商不能忽视的是,将汽车的完全控制权交给软件可能会导致新的系统漏洞和其他相关责任。一个可能的短期解决方案是司机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干预。
1级安全驾驶支持。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允许驾驶员使用一个系统控制整个车辆。
2级非常复杂的驾驶辅助。车道保持和自动制动,两个或多个自动控制系统协同工作。驾驶员所需要做的就是观察前方道路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行动。
第半自动驾驶。热像仪、紧急方向盘和多范围传感器可以使汽车自动驾驶,并在紧急情况下为驾驶员提供控制。
4级完全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目的地输入设置、可变座椅、电动驱动系统以及车辆前后自动转向,使车辆无需人工输入即可完成安全节点操作。
汽车和机械变革带来的技术变革也将引发汽车制造商的重大变革。
趋势4.供应链变化
节省燃料和能源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提高汽车零部件的价格,每辆车的平均价格上涨超过2500美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必须跟上技术的步伐,同时降低成本。对于零部件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但也代表着一个商机。
对于大公司来说,降低风险意味着增加研发预算并更广泛地尝试技术,而小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与其他供应商合作以覆盖他们缺乏的领域。
每辆车的加权平均增量成本
趋势5.新的竞争对手
随着软件和其他技术日益主导该行业,许多消费技术公司加入汽车行业也就不足为奇了。汽车最终不同于智能手机,但专注于设计、易用性、自动化助手和电池寿命的科技公司可以为该行业注入新的血液。
目前,电动汽车的零部件与现有汽车只有三分之一相同,降低了汽车行业的门槛,也成为科技资本积极参与的催化剂。
更少的零件简化了制造。2025年的汽车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新的驾驶群体和驾驶方式将为汽车制造商创造新的机遇。
趋势六车联网
物联网的进步完美地解释了生活中的一切是如何连接的以及它带来的变化。联网汽车将继续这一过程。
联网汽车可以相互通信并与更广阔的世界通信,其好处不仅仅是减少事故和缓解交通压力。这将对汽车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在保险行业,保险公司正在以新的方式监控驾驶员的行为,以励优秀的驾驶员并将成本分摊给不良的驾驶员。共享服务行业还可以更有效地连接汽车和消费者资源。
拼车模式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世界上大多数汽车在白天用于短途旅行,并且95%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司机决定放弃车辆的所有权,只在需要时才可以使用,这对汽车销售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联网汽车,尤其是自动驾驶汽车,将改变人们驾驶时间的方式。根据2013年的一项调查,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喜欢在开车旅行时听音乐、打电话、浏览视频和上网。
对拼车的态度因年龄而异,千禧一代最有可能同意拼车。
趋势七转向新兴市场
在大多数经济体中,随着人均收入增加10,000美元至20,000美元,汽车保有量显着增加。
到2025年,许多发展中国家将达到这一水平,进一步推动对更小、更便宜和更少维护的汽车的需求。例如,到2025年,印度的汽车需求量将达到740万辆,成为全第三大汽车市场。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大幅增长,预计将继续增长,拼车模式将变得更加流行。
新兴市场将推动未来的增长。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新兴市场将更大程度地带动汽车销量。
因此
在技术的推动下,在人口、监管和环境压力的影响下,全汽车行业正处于重大变革的边缘。到2025年,汽车及其周围的人将
本文介绍汽车行业调查目的,以及一些汽车行业调查对应的知识点就解完了,希望对诸位网友能有所帮助。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