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章主要是讲解关于2021年制造业投资策略从制造到智能制造,从中国到世界和保时捷白膜改色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网友。
我们从需求空间和供给格局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推荐三类投资机会。
1、高增长、高确定性领域光伏、锂电池、航天发动机等产业链;
2、新兴增长领域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军工电子、新材料等产业链;
3.导致效率变革的价值领域白色家电、乘用车、工程机械等行业龙头。
电器循环随着效率的增加而增加。
2021年,家电行业各细分领域的主要投资线预计将有所分化。
1白色家电库存竞争,效率最重要。行业已从增量市场演变为存量市场,适合快速发展阶段的传统深度分销渠道体系正在逐渐崩溃,白色家电行业的竞争因素在于如何构建更高效的零售体系。数字赋能正展现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在效率的竞争中,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领先数字化布局的企业有望首先受益。
2厨房电器和照明电工周期在上升,需求略有改善。家电作为非必需耐用消费品,受经济、房地产、库存波动影响,是一个周期性非常高的行业。经济复苏和房地产周期是影响需求的关键周期性因素,厨房电器和照明电工受这些周期影响最大。展望第四季度和2021年,疫情得到控制后,经济复苏和房地产竣工改善有望逐步显现。我们推荐估值较低且经营状况向好的公司,包括老板电器、浙江美达、公牛集团、欧普照明等。
3小家电出口高增长+国内线下销售复苏,关注结构性机会。目前市场对小家电行业的认知是“线上需求已过高峰”+“估值不便宜”,但线上市场份额高的企业预计2021年上半年增速放缓。估值面临压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结构上”可以看到两个方向。国内线下渠道的复苏以及线下销售占比较高或严重依赖线下渠道推广新品、销售高价产品的企业复苏趋势有望持续改善。我强烈推荐朝阳股和新宝股。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搭好舞台,智能电动车上演
乘用车需求复苏趋势明显,2021年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1年汽车销量预计为2642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预计为2312万辆,月度增速预计将呈现“一期最高、二期持平”的趋势。受COVID-19疫情影响,2020年1月至9月中国汽车总销量较上年下降-69%至1710万辆,其中1月至9月销售乘用车1336万辆。随着一季度后Covid-19余波逐渐消退,乘用车行业销量快速恢复,5月份批发销量结束了连续22个月的月度同比下滑,并保持上月顺差。——连续五个月同比持续增长。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行业销售额将保持高个位数增长,并在今年低点的基础上预计2021年将实现155%的年增长。分季看,预计2021年全年将呈现“先高后稳”的态势,2021年汽车销量预计为2783万辆。
长期来看,中国千人乘用车保有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已经过去,但以旧换新和家庭增购需求仍将是汽车消费的主要驱动力。考虑到2009年和2010年销量最高的乘用车正在被淘汰,预计2021年起乘用车行业将保持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将达到2800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将达到20%,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41%。
3至6年的更新换代周期为2021年车市自然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中,3至6年的二手车占比最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预计二手车交易的首个高峰将出现在二手车交易高峰期。3至6年。-6年。2017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创近年来最高水平,销量达2472万辆,当年购买的汽车将在三到六年后进入第一次换车周期,这意味着大约两年的强车期所有权。这对应于更换周期。2021年,需求和新车销量为自然复苏奠定了基础。
库存和价格跟踪库存水平良好,最终价格稳定,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截至2020年9月,经销商平均库存为156个月,与去年同期的150个月基本持平,好于2018年9月的182个月,反映了当前库存水平的整体健康状况。零售价格方面,国六过渡以来,航站楼乘用车平均折扣率保持稳定,2020年8月航站楼乘用车平均折扣率为145%。随着汽车消费逐渐复苏,手机价格有望保持稳定,预计爆发价格战的可能性较低。
为什么我们对2021年汽车需求复苏的确定性较高持乐观态度?跟踪分城市零售数据显示,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等因素影响,乘用车零售额同比增速自2018年二季度以来位列第四。五线城市的下滑引发了2018年汽车行业的逐步下滑。降解。2019年四季度开始,四五线城市零售额同比增速开始超过一二线城市。尤其是2020年,疫情影响导致汽车普及率相对较低的三四五线城市首次购车者“出行需求严格”,销量恢复速度明显加快。与一二线城市相比,同比有所增长。我们认为,低层城市的汽车需求更具“选择性消费属性”,需求复苏趋势的确定意味着乘用车需求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2021年销量复苏的确定性较强。
一线自主格局正在改善,“个性化”正在帮助自主车企提升品牌。过去十年,自主品牌凭借SUV市场的快速扩张期实现了快速增长。然而,自2017年自主品牌进入下滑趋势以来,自主品牌持续受到车市下滑的压力。2020年前三季度自主品牌数量继续大幅增加,达615个,而2019年为562个。今年疫情得到控制后,一些主打个性化标签的自主品牌,如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主打年轻市场的领克等,销量明显跑赢大盘,入住率也有所提高。市场份额。随着乘用车渗透率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相对于稳定的车型,消费者将更青睐“个性化”,具有独特品牌定位和差异化产品设计的自主品牌有望引领行业。
奢侈品牌的结构性机遇依然存在,预计2021年奢侈品牌的表现将继续跑赢市场。随着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乘用车消费需求逐渐从新车购买转向置换需求,消费升级趋势明显。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乘用车市场豪华品牌零售量总计2436万辆,同比增长71%,远好于整体乘用车市场的-123%。今年疫情得到控制后,豪华品牌销量开始再次领跑市场,体现了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的强劲动力。中长期来看,豪华品牌市场份额有望保持在20位以上,运营效率最高、战略布局优秀的豪华品牌经销商有望持续受益。美东汽车、永达汽车。
商用车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产品升级、向国六过渡将带来新机遇。
卡车运输业正在蓬勃发展,年度商用车销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2020年1月至9月,全国商用车销量3739万辆,其中卡车3444万辆,乘用车销量296万辆。卡车领域,大型货车销量1234万辆,中型货车销量115万辆,小型货车销量1594万辆,小型货车销量500万辆。乘用车板块,轻型客车销量230万辆,大中型客车销量仅65万辆,受疫情影响较大,但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预计销量将出现下滑。2021年转身。2020年商用车销量预计将达到5151万辆,创历史最高水平。受国三决议、超载治理、基础设施振兴、物流业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预计2021年上半年商用车行业将延续景气。下半年,受国六过渡影响,行业可能出现短期衰退,销量出现波动,预计2021年商用车行业实现销量471万辆。
重卡行业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清洁能源商用车或将成为发展趋势。2020年重卡销量有望达到160万辆,创历史纪录。推动重卡高景气的因素预计将在2021年上半年持续。逐步取消国三、超载超载管理常态化、基础设施刺激措施逐步落实仍有空间。政策。纵观整个重卡行业周期高峰以来的销量,预计2021年大型卡车销量将达到约139万辆,延续百万辆以上的强劲景气。此外,天然气大卡、纯电动大卡的表现也值得期待。2020年一至三季度,天然气大卡销量约116万辆,纯电动大卡销量约116万辆。有1,803辆卡车。此外,燃料电池商用车与10年前锂电池汽车产业的阶段类似,正处于从“0”到“1”的产业化爆发拐点。我们看好2021年清洁能源商用车快速发展,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
产品高端化趋势明显,行业盈利能力和竞争格局有望优化。由于国六排放升级、安全法规更加严格、用户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等因素,重型卡车的技术日趋先进,对发动机的可靠性、油耗、寿命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技术先进、寿命长”、“轻量化、低排放”的高端重卡车型将成为行业主流。重卡和发动机的升级换代可以提高平均单价和盈利能力,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抵消销量下降的影响,行业龙头的利润水平可以保持相对稳定。我们重点推荐大马力发动机领先者潍柴动力、高端重卡领先者中国重汽H、以及受益于新产品上市的中国重汽A。
一旦国六落地不久,产业链或将出现爆发式增长。重型汽车国六a标准将于2021年7月1日全面实施,国六b标准将于2023年7月1日全面实施。相比国五标准,国六标准大幅提高了多项指标的标准限值,使得汽车尾气处理升级成为必然,EGR、DPF、DOC、SCR、ASC等尾气处理系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空间大大拓展。建议EGR、蜂窝陶瓷、催化剂、核心传感器、封装组件等赛道重点关注有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并替代进口的优质零部件。
乘用车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领导力竞争力正在提升。2017年至2019年,全国大型客车、中型客车销量分别为168万辆、151万辆、134万辆,连续三年下降。62万台,较去年同期-337台,但按季度来看,20季度第1、2、3季度销量分别录得126万台、220万台、228万台,继续与上一季度相比,销售额有所改善。预计2021年新能源客车补贴将减少10%,预计第四季度开始正式安装,销量有望持续改善。
由于新能源补贴减少,需求有所减少,但影响正在减弱,预计随着冬奥会将创造新的需求。2015年,新能源客车引领爆发式增长,带动客车行业需求大幅增长,年销量达98万辆,但随着2017年以来新能源客车补贴持续减少,客车行业整体需求下降2019年销量已降至76万辆。仅此而已。2020年随着补贴退坡放缓,补贴退坡对行业的影响预计减弱,长期来看,行业需求预计将维持在8万台的水平。随着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新能源客车的整体需求预计将增加。
竞争依然存在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