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将对大家想知道的一汽大众第2500万辆整车下线和大众汽车总装车间的相关题进行讲解,希望对各位网友们有所帮助。
10月24日,一汽大众第2500万辆整车——硬派5座SUV在一汽大众长春基地总装车间下线。一汽大众经济管理委员会委员、相关部门高级管理人员、各级模范员工、优秀员工以及一线生产员工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的里程碑时刻。
2020年3月30日,一汽大众第2000万辆整车下线。仅用了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就从2000万台跃升至2500万台,成为唯一一家有能力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拥有500万辆汽车的乘用车公司以稳健的姿态再次引领行业,为国家和经济的扎实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主任、总经理、副书记邱显东表示“2500万辆整车下线,是一汽大众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将为一汽大众的体系能力和综合实力发展提供市场检验。不断做强,表明一汽大众在高效转型增长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也表明一汽大众在当前的新起点上正在突破、展望未来,大众汽车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面准确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下一个500万。达到1000辆,推动合资合作迈上新台阶。”
一汽大众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总经理潘占福表示“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重大变革的关键时刻,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新机遇。要抓住机遇,最根本的是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从用户的角度审视产品质量,利用数字化手段重组管理流程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此,公司全体员工必须强化和践行责任、务实、以用户为中心、技术领先、质量第一、管理创新的经营方针,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一汽大众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创新变革为动力,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汽大众正在积极实施全系统数字化转型战略,并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化转型办公室。截至目前,公司已建立并启动了24个数字化转型项目,涵盖营销、生产、产品、采购、质量保证、财务、人力资源等关键流程领域。业务和IT紧密集成并运行在两个轮子上。我们在直客OTD在线定制、热门品牌私域一体化运营、预防性质量控制、智能工厂等多个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技术研发方面,总投资数十亿美元的“新技术开发中心”、“汽车试验场”、“新能源中心”相继落成,进一步强化一汽大众的发展优势。测试新技术和新能源。一汽大众目前拥有约3000名研发人员,除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确保前沿领域的技术储备外,一汽大众70%的项目开发部分均由德国引进。
在加快绿色转型和发展方式方面,一汽大众积极实施“全生命周期碳减排”计划。除了研发新能源技术、推出智能纯电动车型、打造MEB绿色工厂外,产业链还推出“绿色伙伴”标准,并在公益领域设立“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项目。
面对未来3000万辆的新目标,一汽大众将重组重启组织,继续引领产业新变革,通过高质量发展为“汽车”目标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汽车的力量”。
我在一汽大众总装车间做操作工……每天在机器上工作8小时……有这么郁闷吗?我在一家汽车厂的总装部门工作,我很嫉妒,因为我只工作8个小时,我从早上7:50工作到下午6:30或7点,中间有40分钟的午休时间。中间没有休息,所以我得请班长帮我去洗手间。
大众汽车有哪些量产车型?整个大众工厂呈U型布局,完善了工艺链,消除了重复路径,显着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线效率。其中,总装车间的生产线呈“H”型布局,这是德国大众汽车经过100年的生产经验所实现的最合理的生产布局,这是大众品牌多年积累的成果。年。汽车制造生产线布局经验。
和其他工厂一样,分为冲压、焊接、喷漆、喷漆、质检几个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冲压车间。大众汽车的冲压车间由一条800吨开卷落料线、三台2100吨调试压力机、三条压力机生产线组成,全线具备钢铝混合生产能力。材料不同的模具选择和不同的冲压方法只有一个目的实现的材料力学和利用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大众汽车能够在其钣金件和车身设计中拥有如此光滑、无缝的脊线。一流的冲压车间为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了更好的设计基础。自然,车辆就能拥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激光焊接技术也是大众汽车的专长,在车身上大规模应用,其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焊接变形小、焊接强度高,即使用显微镜观察,焊接区域也保持完好。它柔软又美丽。通过激光焊接,车辆发生碰撞时钢板不会撕裂,提高车辆安全性。同时,由于采用了激光焊接,车顶上不再需要密封塑料条来覆盖焊接点,从而改善了车辆的外观。
焊接车间自动化率达到90%。超过1,269台库卡机器人可以在生产线上同时执行焊接任务。主要焊接部件自动化率达到100%。机械臂到达的部分是手动焊接的。
涂装车间自动化率接近100%,是国内配备机器人数量最多、自动化水平最高的生产线,面漆100%自动喷涂,漆膜检测仪精度高。精确控制油漆每一面的均匀度低至1微米。
目前,大众工厂电池车间正处于最后调试阶段,焊接线基于最新VASS6标准设计,装配线采用康康集团技术。同时,对电池强度、电性能、密封性、充放电等与安全密切相关的特性进行专项测试。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