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场丨你打自己还是照顾家人?雪佛兰卡瓦利vs.日产轩逸

对于一些关于格斗场丨你打自己还是照顾家人?雪佛兰卡瓦利vs.日产轩逸和雪佛兰丰田轩逸哪个好开相关的题,你们想知道那些呢,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们了解一下。


小型车是关注度和销量都很高的车型,而日系品牌凭借价格和品质优势,在这一领域一直取得不俗的成绩。美国车型在动力输出方面有几个优势。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小排量涡轮车也相继发布。虽然排气量有所减少,但参数看起来还不错。即便是在外观设计上,美系车也开始更加迎合年轻人的审美,细节更加讨喜,也不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今天,为了进行比较,我们将美国和日本制造的两款小型车并排进行比较。它恰好代表了两位购车者的需求。Kowatsu是一款入门级运动轿车,配备更年轻的小排量发动机。年轻人更喜欢的轩逸,家族元素较多,外观比之前的车型更加运动自然,但自吸发动机的悠然动力并不被所有人接受。不过,虽然依然是手动挡车型,但配置并没有丝毫出格,对于一些喜欢驾驶但又不能忍受简单配置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销量差距较大,轩逸占据压倒性优势。


从销量来看,轩逸占据绝对优势。今年7月轩逸销量为25,008辆,同比减少2,781辆,环比减少2,336辆,占东风日产总销量3,106辆。紧凑型轿车销量第六名。今年1-7月轩逸累计销量为229,473辆,较去年同期减少5,176辆,位居紧凑型车销量第二位。


轩逸2018年8月-2019年7月销量


科博兹的销量远远落后,7月销量为3791辆,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下降301%,在紧凑型车销量中排名第41位。过去12个月,Kowatz销量在2019年1月达到峰值,售出28,297辆。今年1-7月科博兹累计销量78395辆,同比减少689辆,位列紧凑型车销量第14位。


2018年8月-2019年7月科沃斯销量


即使在换机前的6月和7月,轩逸也分别创下了3万和25万的销量,即使在农历淡季也以23万的销量领先,可见其潜力。截至2019年1月,Kvoz的销售业绩非常出色。自今年2月份以来,Koboz的销量一直在急剧下滑。除了赶上农历新年淡季之外,这次Nord也是开始中期改款的时候了,次年4月和5月,Koboz陆续发布了新版本车型,但它还是不够。颓势无法逆转。


《ShowArena》是对两款在市场上直接竞争的定位和售价车型进行评价和比较的栏目。内容不仅充分展示了内外饰设计的各种理念和工艺,还直接对比了性能、操控、噪音、燃油效率等各种评价项目。本专栏力求在编者意见方面征求更多方面的意见,尝试从更多角度发现两款机型在产品性能上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扩大其紧凑型汽车系列,雪佛兰于2016年推出了更实惠、更具成本效益的Cowarts。从月销量过万辆来看,这款车无疑是成功的。Cavalier的英文名“Cavalier”意思是“骑士”,源自通用汽车北美历史上最畅销的紧凑型车型雪佛兰Cavalier。然而销量一突破500万辆,雪佛兰就无故宣布停产,随后推出Cobalt来取代骑士,但销量却很低。为解决这个题而发布的最终车型是我们所知的科鲁兹。所以从尊卑顺序来看,科沃兹应该是科鲁兹的祖父。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轩逸,这是一款每年都位居汽车销量前3名的车型,并且多次获得年度销量冠军。2018年轩逸以467,638辆再次夺冠。希尔菲和蓝鸟出身相同。自1959年推出第一代蓝鸟以来,轩逸系列已发展至14代。日产将蓝鸟后继车型系列的名称更改为蓝鸟轩逸,以反映汽车系列的演变,并最终采用轩逸作为蓝鸟后继车型系列的新名称。正式更名为Sylphy轩逸系列。


Koboz更适合年轻人。


在青少年和方面,科沃兹将这一点贯彻得更加彻底。在我之前的印象中,入门级紧凑型车就是一辆乘用车,说白了,只要轻便、坚固就可以了。Kovoz不喜欢它,所以他添加了一个REDLINE套件。


完成说明后你可以看看这个精灵。过去,美国汽车不太注重细节,几个大表面构成了整体车身轮廓。在Kvoz中,您可以看到更小的细节、不同的边缘和线条,从而形成明暗对比。后视镜和轮圈上的红色装饰线增添了兴奋感,但这种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张贴纸……


日产的设计风格比较一致,虽然有所变化,但还是能看出根源在哪里。从正面很难将其与Tiana区分开来,而且除了前大灯和前保险杠略有不同外,其余基本都是Tiana的翻版。应用了V-MOTION20语言,让车头线条更加扎实笔直,回旋镖式全LED大灯与格栅相连,塑造车头整体轮廓。车。


轩逸的头灯内部结构复杂,因此中高端车型均采用LED光源,而低端车型仍采用卤素灯。下面是主动进气格栅,与流线型车身相结合,将汽车的风阻系数降低至026Cd。


Koboz的前脸采用宽大的格栅,看起来很有攻击性,但实际上只有中间一小部分有通风,而两侧以及Logo上方的区域都是密封的。作为点睛之笔,一条红线穿过左右两侧。大灯内部有两根镀铬装饰条,除了日间行车灯外,其余均为卤素光源。


隐藏式C柱设计和上扬的肩线,让轩逸的侧面更加统一、更有层次感。尾灯采用的是卤素光源,因此开启时灯带显得不是很均匀。然而,尖锐倒角的形状非常尖锐。17英寸轮毂仅出现在中高端车型上,低端车型仍采用16英寸轮毂。


Kovoz的尾部采用了大量的水平线条,折叠线增加了明暗区域的对比度,增加了细节,同时也扩大了尾部的水平视野。轩逸的背部看上去有些暗淡,但也更加饱满。底部看起来像扩散器的东西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看起来更好。


内饰同样保守。


内饰设计方面,两款车均采用双色缝线、软硬材质结合的保守风格。单看颜色,我更喜欢Sylphy。明亮的颜色看起来更清新,让车内不那么阴暗。不过,Kobozu使用了更多的线条来为汽车添加细节,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会显得单调。两款车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处于同一水平。


Sylphy的手柄手感稍微细腻一些,但用力握着还是很牢固的。科沃斯并不精致,但很硬,质感不如轩逸。


Koboz的系统UI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改变了,被诟病千百年不变的宝马,在改变内饰之前也重新设计了系统UI,但雪佛兰却一成不变,实在不合理。


无论排量多么小,涡轮的动力依然强劲。


动力方面,科沃兹的10T发动机动力非常强劲,最大扭矩为1,300~4,000转,油门调节比较灵敏,起步轻松。由于排量较小,发动机的转速始终较高,在城市道路巡航时,通常会徘徊在2000转左右。这个转速也是动力的分水岭,发动机的输出在2000转后出现明显爆发。


轩逸依然搭载16LHR16自然吸气发动机,但已升级至第3代。该发动机代码中的“HR”代表“高转速和高响应”,与G35和350Z中的VQ35HR相同。此外,GT-RVR38发动机采用镜面喷射缸径技术,最大输出功率提升至102kW,最大扭矩提升至169Nm。


由于配备的是手动变速箱,轩逸的换挡间隙从g值来看比较明显,并且由于3挡换挡而导致动力损失。Kovoz显然更加平滑,g值从中心到后面均匀分布,并且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相比之下,轩逸的产量在中后段呈现下降趋势。


至于制动方面,科沃兹还是比较好。重点是运动,所以加速和刹车时不会掉链子。难能可贵的是,Kobozu的后轮虽然采用了鼓式制动器,但热阻尼并不明显,因此多次制动测试后数值差异并不显着。


从g值来看,轩逸的刹车力度并不是很均匀,越到最后刹车力度的下降越明显。


在同级别同价位下,两款车的底盘架构完全相同,虽然后轴扭力梁悬架在路面上效果不佳,但后座乘客在过减速带时有更多被遗弃的感觉。


悬架较硬的Kobozu在转桩测试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入桩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姿态也可以接受。不过,在进入堆场时,科沃兹的车头更加灵活,跟随方向的速度也很快,而车尾的摆动则不太明显。


轩逸的发动机在参数上有所提升,但开起来依然像家用车一样。没有激情,自吸发动机和CVT变速箱的组合注定让激烈的驾驶变得不可能。但就乘坐舒适性而言,这个组合是非常不错的。虽然过程比较漫长,但加速过程还是很顺利的。当然,如果你喜欢这种平静的感觉,那就完全满足了。


由于日系车的性质,一开始油门比较灵敏,优点是可以让你感受到不错的动力,但缺点就是不好控制。更棒的是,它没有小排量汽车的题,尽管它确实有大排量。——意外启动且随后的电源不一致。高速过弯时的车身侧倾较前代车型明显减少,底盘感觉非常扎实。方向盘阻尼调整得非常好,反馈明显且不会太重,同时保持路感。


Koboz的6AT变速箱表现相当不错,在急加速时可以感觉到换挡逻辑准确,而且由于比双离合变速箱更快,所以在需要降档时可以毫不犹豫地快速了解用户的意图。真是太舒服了。但上坡时,变速箱遇到阻力,会突然降档并提速,以应对低速扭矩不足的情况。转速提升后,中段加速能力相对较弱,小排量发动机的动力储备依然有限。


Cowarts的油门踏板比较高,对于美国车来说尤其如此。踏板前半部分基本没有制动力,要踩到三分之一左右才能使踏板更有力,提供制动力。驾驶时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因为制动踏板一开始比较空,每次踩刹车时都必须踩到一半。


安静性方面,两辆车的测试值几乎相似,而且都存在同样的题猛加速时发动机发出很大的噪音,但这种噪音并没有分离太多,而是传到了驾驶舱。小排量发动机的嘶哑感不是很好,所以感觉不是很好。


日本轩逸的燃油效率比较好,但最终价格便宜、皮质扎实、省油才是日系车最大的优势。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