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单幅价格达到数万韩元,全城蜂拥购买,这就是长春诗画的爆火史!和一些长春到满城火车价格查询这样的相关题,网上都众说纷纭,就让小编为大家讲解。
想想1982年的吉林长春,真是忙碌。
那年,我们进入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年头,人民物质生活改善,城市的商场里摆满了各种家电产品,洗衣机、电视、冰箱成为最抢手的产品。
然而,吉林长春的风景却不同。
当年走在长春的大街上,最热闹的地方不是服装市场,也不是家电商场,而是花市。
成千上万的富商、官僚、投机者聚集在花市,拿着巨额金挤在花店前购买自己喜欢的君子兰,甚至与店主讨价还价。
是的,它是一种高大、香气优雅的观赏植物。
那一年,君子兰热席卷了市场认知度一直薄弱的东北三个地区。
目前还无法确认这种趋势从何而来,驱动力是什么,但在当时,一株普通的君子兰可以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全国收入最高的是地质勘探专家群体,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当时一株君子兰的价格就足以让很多人不愁温饱了。他们的余生。
其实长春人就像云南人养花一样,有种排花的习惯,所以没有人看重花盆。
但不知什么时候,街头巷尾开始流传着一个“谣言”,流传着一个“靠种植君子兰赚”的模糊谣言。
谣言是准确的,真诚的人相信它们是真的。
有人说,一位外国商人看中了君子兰,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店主手中买下了它。
有人说,一位香港商人想用自己的超豪华皇冠车换一盆名为“凤冠”的君子兰,但车主拒绝了。
还据说有一位老人养着一株珍贵的君子兰,他视之如宝,平日里也不给任何人看,却在半夜被人偷走,当场死亡。
各种故事四处流传,某种神秘的气氛逐渐开始产生。
不仅市长这样做了,当时的媒体也开始火上浇油,在无数的报道中反复赞扬君子兰,让人感觉与社会脱节。家里不要买两盆。
这使得君子兰的价格从几元暴涨到几十元、几百元,一些品质好的君子兰甚至可以卖到上千元。
卖君子兰是当时长春商人最热衷的生意。
到了1983年,全城都为君子兰疯狂,价格持续上涨,越来越多的人真正赚、致富。
当年9月,在长春市最繁忙的花卉市场红旗街花卉市场,一棵棒子树就被拍出了15万元的高价,算下来,一片叶子的价格就在万元以上。
这显然是一个经济泡沫,虽然在当时的中国看起来很难看,但似乎也在预料之中。
气泡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消失得那么快。
1983年,长春市政府颁布了《君子兰贸易的若干规定》,这是国内首次以政府的名义制定针对花卉植物虚假陈述的专门规定。
按照规定,花卉的销售价格必须受到,成熟的君子兰价格不能超过500元,幼苗的价格不能超过5元。当交易金额超过5000元时,税率提高,当交易金额超过10000元时,税率加倍。
规定虽然出台,但并没有给过热的君子兰交易市场泼冷水,反而火上浇油,导致君子兰再次爆发。
君子兰的价格不但不降反升,直到1984年10月,长春市人大才通过决议,将君子兰定为市花,并号召全体市民家家户户种植君子兰。表现出疲软的迹象。
由于投机者的暴力活动,长春社会一片混乱,很多人都热衷于倒卖君子兰,甚至不少政府官员也参与其中,有的甚至挪用公款做生意。对此,长春市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强制性命令。突然结束了。
1985年,君子兰价格暴跌,再无波澜,泡沫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几年后,赚了的人们匆匆离开,留下的只是高价买花盆、连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的市民。
回顾曾经让整个长春城疯狂的君子兰,其实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里面装满了底层民众对财富的强烈渴望。
打开很容易,但再次关闭则非常昂贵。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