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讲解一些关于你应该买雷凌还是卡罗拉?别。雷灵性价比更高!和丰田雷凌跟丰田卡罗拉的题,希望帮助到大家。
国内的丰田车迷总是捉摸不透,我们暂时不讨论“扎实耐用”到底是品质好还是配置低。不过,也有像雷凌、卡罗拉这样非常擅长“二次战略”的人。这给忠实的丰田用户带来了难题。购买丰田A级轿车,你应该选择雷凌还是卡罗拉?那么今天我们就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看完之后我们就会有自己的案。
1产品质量
谈到这两款车的产品品质,总感觉有些滑稽,因为它们的架构、动力总成和参数调校都是相同的。车身尺寸的差别只是细微的差别,雷凌略占优势,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两家主机厂的装配工艺,对于现有的一汽和广汽两家主机厂来说,这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让我们关注下一个维度。
广汽丰田雷凌
一汽丰田卡罗拉
2海外市场
说到日系车,我们需要回归本源,看看日本市场的情况。您好,您会注意到,日本销售的卡罗拉与国内LaLink完全相同,而美国版卡罗拉也与国内LaLink完全相同。国产一汽丰田卡罗拉与欧版卡罗拉在外观上保持一致。我们看了日系车和美系车,一汽丰田卡罗拉和广汽丰田雷凌哪个更有“卡罗拉”?你有案吗?
日本市场卡罗拉
美国市场卡罗拉
3国内销售
卡罗拉由一汽丰田在中国正式生产,并于2006年投放国内市场。10年后的2016年,雷凌推出。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人并不真正知道LaLink是一款什么样的车,但即便是现在,卡罗拉的名气也比LaLink要高得多。所以买车不考虑雷凌也很正常,毕竟一汽丰田卡罗拉已经在市场上耕耘了10年。从近期销量数据来看,一汽丰田卡罗拉在国内市场也“击败”了广汽丰田雷凌。前者几乎是雷灵销量的两倍,不禁感叹,还不如快点出名。
4成本效益分析
我认为这对于任何理性的消费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如何,不管它是哪款卡罗拉,买最好的。然后我们会从【配置】和【价格】两个维度来分析我们的性价比。两者均以2021款12T燃油版车型为例,卡罗拉的售价区间为12.28~1458万元,共包含5款车型,雷凌的售价区间为12.98~1418万元,同样包含5款车型。
我们来对比一下最低配置的12T车型,看看两款车型的配置差异有哪些。雷凌指导价增加的7000元体现在16英寸轮圈、电动天窗、前排无钥匙进入、车载导航、车内互联网、LED远近光灯、后排空调出风口等。你觉得这个配置是7000元买的吗?错误的!以上价格为标准价格,LaLink终端现金优惠幅度比卡罗拉高5000元左右。以韩国中部特定地区为例,LaLink12T中型车型终端折扣约为18万韩元,卡罗拉12T中型车型终端折扣约为13万韩元。
那么雷凌和卡罗拉哪个性价比更高呢?这不是很自然吗?再一遍。我还是推荐广汽丰田雷凌。
雷凌和卡罗拉哪个值得买?对电源有需求的朋友可以考虑雷凌。卡罗拉适合更广泛的人群。
卡罗拉和LaLink的车身尺寸、动力总成和配置相同。不过卡罗拉率先进入国内市场,并取得了先发优势。很多人知道卡罗拉,却不知道雷凌。正因为如此,两辆车的位置明显不同,并不是真正的兄弟姐妹。
卡罗拉更注重家庭,而瑞林更注重运动。这个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
卡罗拉源自欧版,温柔内敛,像一个成熟的中年大叔,总能感受到一点亲情。
雷凌来自美版,外型夸张前卫,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随时准备奔跑。
卡罗拉和雷凌底盘
培训是不同的,这一点可以在试驾过程中感受到。卡罗拉的悬架设计相对较软,乘坐起来更加舒适。雷凌的底盘安装难度较大,移动时旋转相对容易。
卡罗拉的底盘比雷凌高。卡罗拉是145mm,Lalink是105mm,但在三四线城市,你经常要到乡下或者公园上楼。卡罗拉确实有它的优点。
:配置
由于是两款姐妹车型,所以配置差别不大。据估算,同价位的卡罗拉比LaLink贵1000至3000元,但配置略有提升。Ralink标配了坡道起步辅助系统和GPS导航系统,而Corolla则标配了加热后视镜等功能。动力选择方面,卡罗拉比雷凌多了16L动力总成,而雷凌只有12T和18L动力总成。
内部细节
卡罗拉更适合家庭使用,而雷凌则配有运动座椅,更具动感。
价格
如果卡罗拉和LaLink在中国打折的话,对于LaLink来说就更不幸了。毕竟很少有跑车卖得特别好。不过卡罗拉和雷凌的折扣率不同,给了你更多的选择。我个人认为买卡罗拉还是LaLink主要是根据车龄来决定的。买年轻的栏杆。它很便宜,而且非常适合我的个性。在家里给老人买花环是非常实用的。
卡罗拉和拉林克,一个是北方的老将,一个是南方的新秀,一个是基于欧洲卡罗拉,一个是基于美国卡罗拉,而且两者的车身一模一样。相同的尺寸,相同的动力系统,相同的内饰。如果说在形态和空间布局上,一个人的性价比比另一个人更好,那肯定是不公平的。所以,还是需要从综合的角度来考虑。重点是看谁的性价比更好。
保值性方面,丰田卡罗拉略高于雷凌。而二手车经销商更愿意为卡罗拉出高价,因为他们不用担心二手市场上的热门车卡罗拉卖不出去。对于雷凌来说,品牌影响力就更差了。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