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网友想知道关于当电力有限时,为什么还要购买电动汽车?和吴川丰田村的题,本文都有详细的讲解,希望都能帮助到大家。
虎秀汽车集团制造
作者|王晓宇
东北人放弃纯电动汽车还有另一个原因。
近期,“限电”热潮席卷全国多个省市。9月27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有关部门宣布,将陆续应对当前供电形势,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用电需求,尽可能避免停电。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范围内的结构性电力短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煤炭价格上涨导致的供应短缺以及经济复苏和订单增加导致的需求增加造成的。
广州一家充电站公司表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的充电站自9月24日起实行错峰用电。此外,一位蔚来车主对这款应用的电量表示担忧,本来打算自驾去贵州旅行,但又担心会影响充电。义乌的一些蔚来车主表示,去年12月下旬,他们的换电站因“限电危机”而关闭,但今年没有出现类似情况。
针对“配电潮”对蔚来充换电系统的影响,蔚来能源管理副总裁沉飞告诉虎嗅我们将继续监测和评估影响。
对于消费者的焦虑和担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些担忧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必过于担心。8月份,电动汽车充电只用了总电量的0.2%。””目前,已开发出600万辆电动汽车。不存在停电负担,即使未来电动汽车保有量增至6000万辆,预计电力的结构性影响风险较低。不到2。”
“限电”后,出现了“电网负荷”、“煤电供应紧张”、“能源消费双控”等公众陌生的新词汇。这给我们带来了以下题如果没有足够的电力,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发展电动汽车呢?
此前,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公开表示,纯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日本政府没有考虑到纯电动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对电力短缺的影响以及消费者的损害。对权利和消费者的影响对传统汽车行业的影响。
诚然,在“碳减排”和“能源消费双控”的大趋势下,有一些最根本的题亟待关注和解决。换句话说,燃煤发电和电动汽车还远未达到零排放。
1.电动汽车制造是一种污染物
首先我们要知道它是电动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它要解决什么题。
从能源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消除对石油的依赖。据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随着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车消耗的燃料占中国石油消耗总量的70%。中国进口的石油70-80%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中国消耗的石油70%来自交通运输业,而中国的石油储存能力只有28天。
其他方面还有节能减排。2020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即所谓“双碳”。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地平均气温过度上升,导致全气候异常。截至今年8月,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0%,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达500万辆,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0万吨。
然而,这只是理论,残酷的事实是,——辆电动汽车在制造阶段排放的碳排放量高于同类燃料电池汽车。
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郑明阳告诉虎嗅“电动汽车在汽车周期内的碳排放量占整个生命周期的452%,是各类车辆中最高的。汽车周期主要包括原材料的获取,还有整车生产、维修保养等步骤,而最主要的就是电池。”
动力电池生产的原材料获取和加工阶段仍然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约占整个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70%。与汽车车身制造的主要材料——钢相比,锂、钴、镍和石墨生产的单位质量碳排放量普遍较高。
按电池类型划分,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093kgCO2/kWh和104kgCO2/kWh。例如,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容量为60kWh左右的动力电池,生产一块电池的碳排放量超过8吨。
吉利汽车子公司PolestarMotors展示了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足迹,并指出Polestar2从制造到下线总共产生了26吨碳排放,略高于类似燃料车型。只有扩大到整个生命周期,电动汽车的碳排放才会低于燃油汽车。
以Polestar2双电机长续航版为例,其材料生产和使用导致全电动混合充电环境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达50吨。欧洲的电动混合动力充电条件会导致42吨二氧化碳排放。使用风力充电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27吨,因此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那么题是电动汽车使用的电力是否足够“清洁”。
2.阻碍我们的是煤炭和电力。
“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较低,但电动汽车并非净零排放。”郑明阳告诉虎嗅,这是因为电动汽车的燃料循环碳排放占整个生命周期的比例。50或更高。
换句话说,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决定了产品本身是否真正绿色。清洁交通理事会分析显示,根据现有能源结构,以中型客车为例,在欧洲,纯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传统汽车低66-69%。现有的能源结构。对于燃油汽车,这一数字在美国为60至68,在中国为37至45。
以中美德三国电力结构为例,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最高,占总电源的50%以上,美国使用可再生能源约1/3的总发电量。发电后剩余电力主要来自天然气和煤炭。相比之下,中国近三分之一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但由于煤电仍然是其主要电力来源,电动汽车每行驶公里产生的碳排放量更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火力发电,主要是燃煤发电,占全国发电量7119例。其次是水力发电,占1,637例,其次是风电和核电。最后是太阳能发电,但其比例仅为192。
煤炭也将负责对这种电力进行配给。国泰君安证券分析,根据以往数据,煤炭生产周期约为4至6年。本轮产能周期始于2017年。受疫情影响,2020年煤炭产能低位波动,真正的拐点将出现在2021年初。目前煤炭产能已经在下降,煤炭供应将继续面临压力。
俗话说,雪崩中没有无辜的雪花。除了煤炭有责任之外,“风”也有责任。据辽宁日报9月26日晚报道,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部当天召开全省电力建设保障会议。会议表示,受9月23日至25日风电发电量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电力供应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
煤炭和风能是截然相反的。前者是不可再生能源,后者是可再生能源。所谓可再生能源是指可重复生产的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生物质能等。这种能源可以重复生产,并且比化石燃料煤炭的碳排放量低得多。
然而,所有这些可再生能源都依赖于天气。在韩国,大量绿色新能源电力集中在电力需求较低的西北地区,且距离东部电力负荷中心较远,因此长期存在验收题。
一位从事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虎嗅“太阳能、风电、潮汐能等有价值的清洁能源都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分布性的特点。而且,太阳能发电的规模可能没有那么大,可能不像传统的水电或水电那么大。”火力发电厂。与产生的电力相比,这可能算不了什么。”
盛世晶资本智能制造中国投资总监吴川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比如,东部地区晚间用电高峰恰逢当地太阳能发电结束,需要搬迁一处,同时也有大量西部电力作为主力供电。
以风电、太阳能替代煤电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向。
今年7月,《经济日报》发表题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文章提到截至2020年底,韩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53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0%。未来新能源将延续快速发展趋势,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超过12亿千瓦,超过煤炭发电成为主要装机容量。新能源发电比重预计将超过50%,占发电量比重最大。
因此,只有解决了电力的环保题,才能彻底解决电动汽车的环保题。
3.储能,下一个趋势
电力——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生产、运输和利用。
我国的电力生产和运输也不落后。截至2020年底,韩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24%,比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一。
韩国特种压力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容量大、损耗低、效率高等优点。例如,在特高压等新技术的支持下,甘肃省太阳能“弃光率”已从2015年的4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因此,将“绿色电力”从西边输送到东海岸城市以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并不困难。
在使用过程中成为一个大题。如前所述,电力的本质是可以立即生产和使用,并且任何时候生产和需求都必须严格相等。比如,太阳能发电白天产生的电量过多,如果不能及时储存并接入电网就造成浪费,这也是“弃光”严重的原因之一。解决“弃光”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储能。
储能设备通常有多个部署位置。分别是发电侧储能、电网储能和供电侧储能。我国常见的储能方式有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热储能、化学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等几种。其中,电化学储能是新型储能方式之一,是最近成为热门话题的领域。
宁德时代对虎嗅表示“以电化学储能+可再生能源发展为核心,替代固定化石能源、消除对火力发电的依赖,是宁德时代发电方面、输配电方面、用电方面三大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储能系统的广泛应用是可能的。”
业界已经开始关注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据外电Teslarati报道,特斯拉已开始在加州建设一座巨型电池工厂,将生产大容量储能电池Megapack。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Megapack正在使用宁德时代的锂铁电池。
锂电池储能无疑是最方便的,但也有价格昂贵的缺点。每千瓦时储能成本为6至8元,是电费的两倍。这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个事实处理多余的电力比节省电力更具成本效益。然而,如果能够大幅降低储能成本,甚至“弃光”题也能得到解决。目前业界广泛使用的磷酸铁锂储能方式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成本战还没有结束。
宁德时代此前推出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表示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电快、热稳定性优异、低温性能优异、集成效率高等优点。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常温充电15分钟电池容量可达80%以上。热稳定性超过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低温环境下,-20温度下,放电保持率达90%以上,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
钠离子电池使用成本更便宜,因为原材料在地壳中更加丰富且容易获取,据英国钠离子电池公司FARADION介绍,大规模生产后钠离子电池的价格比普通电池低30%。锂离子电池的价格。虽然相比锂电池有很大的成本降低空间,钠离子在低温和高输出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最重要的能量密度上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发展储能行业的前景会更好。没看到。
同样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电动汽车可以作为移动储能设备。
崔东树表示,所有新能源汽车既是智能移动终端,也是储能设备。
No Comment